第49章 外患连连(第1/2页)
荻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趣推文51biqutui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洪熙二年二月中旬,当最后一片残雪从文华殿檐角坠落时,朱高炽将《科举改制诏》重重地拍在奉天殿的御案上。
明黄绢帛上“分设进士、杂学二科”的朱批还在洇墨,便立刻有翰林院掌院学士捧着《大学衍义》跪谏:“陛下,杂学设‘物理、水利’诸科,恐会乱了老祖宗传下的士大夫‘修齐治平’的根本。”
皇帝揉了揉太阳穴,仿佛能够听到太学方向传来的诵经声,那声音在朱高炽的心头挥之不去,然后又被春风揉碎。
“朕并没有减进士录取数。”皇帝指尖划过诏书本末,“永乐朝岁取进士二百八十人,今岁依旧,只是如今另增武进士百人、杂学博士五十。”话音刚落,吏部尚书蹇义捻须的手就顿在了半空——在不少士大夫眼中,他们原以为皇帝是要动摇文官根基,如今却见新科取士如同在旧渠旁另开支流,翰林院的座次纹丝未动,反对声浪便如退潮般消弭。
朱高炽望着杂学考场的工匠们正在搭建水力浑仪模型发呆时,司礼监送来夏元吉的奏报:扬州钞关商船数目同比增三成,景德镇瓷器订单堆满工部案头。
朱高炽用镇纸压着账目,忽然想起去年南巡时,看见苏州老妪在油灯下纺线的场景——如今江南女红坊的机杼声,已能彻夜穿透坊墙。
就在朱高炽对未来无比展望时,四月的边关塘报却如冰锥般刺破春阳。
六百里加急的战报上,“叛军十万攻掠广西”的字样下,镇南关城楼的草图被朱砂涂成焦黑。根据前线奏报,交趾叛军居然有十万人之众,不仅杀害了朝廷派去的都指挥使,还把他麾下大军杀得七零八落,然后又伺机而动,试图进攻广西。
皇帝的指节叩击着舆图上的野人山,语气沉重悲凉:“那里瘴气弥漫,非我军所长。”
朱高炽不由想起永乐朝那十万征南大军,最终也因水土不服铩羽而归,也想到太宗皇帝麾下的名将朱能,就是在那里因为水土不服而送了命。
在朱高炽愁容满面的这几天里,广西都指挥使不合时宜的败报又被用黄封套内呈,送到他的面前。
这位都指挥使的字里行间透着羞愤:“末将轻敌,折损三千三百锐卒于镇南府。”
后续战报却又陡然变化——重整旗鼓后,明军一举歼灭叛军万余,双方在边境形成对峙,军报上的朱批从“速剿”改为“稳守”。
乾清宫的沙盘前,代表叛军的黑旗与明军的红旗在镇南府一线胶着。
洪熙二年五月的紫禁城,榴花在午门城墙前的地里开得正艳,却掩不住奉天殿内弥漫的焦灼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