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井(九)1938年的矿工(第1/3页)
后来我们才知道,只有在Ω成员中,某一个人——或者多个——释放出一种极致的、临界的情绪波动时,才会引发那种集群式的“共振”反应。
不是模拟,不是模仿。
必须是彻底击穿表层防线的那种情绪——愤怒、喜悦、痛哭、绝望,甚至羞耻、悔恨……
一种带有生理剧烈震颤的真实,必须是全身细胞都参与的情感回响。
只有那样,Ω战队里的其他人,才会自动“调频”,彼此脑电共震,像某种古老的祭仪在无声重启。
而那个被共鸣唤出的存在,从不叫“主持人”——
Ω系统给出的官方术语是:“引界者(the
conductor)”。
不是导演,不是造物主,
而是那个负责“在多重逻辑间调音、引桥、校准世界缝隙”的……过渡存在。
他们没有固定形态,也许是石尽,也许是别人。
他们从不主动回应任何召唤,只能被情绪激活,只能在逻辑崩溃的瞬间现身。
情绪太轻,不够;
动机太强,刻意;
只有真实,才是唯一的通行证。
我们曾试图模拟——失败。
我们曾假装痛哭——静默。
只有当那情绪来得毫无预警、毫无伪装、毫无设计时,Ω才会共鸣,世界才会轻颤。
我还记得那一次——我们六个人,真的一起……
不是刻意的集体演出,而是命运像一根电缆烧断后火光乱窜——
我们六个,每一个人,
竟然同时在六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极值里炸开。
那是我最难忘的共鸣——
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谁,
而是因为——那一刻,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